
拍攝日期:2016年8月17日(農曆7/15中元節)
原本一直想來看看拍攝恆春搶孤活動已經很久了 今年打算天氣好就出發 可是前幾天都是陰雨綿綿的天氣 一直沒把握確定能成行 到了中元節這天好像天氣有轉好 所以就決定出發了
下午來到恆春東城門 也就是恆春搶孤活動的舉辦場地 這裡的天氣似乎不太穩定 是會晴天偶爾來場雨的天氣 讓我開始擔心萬一腳架相機架設好之後會忽然來場陣雨
這恆春豎孤棚總共有36根柱 每年參加搶孤的隊伍有32對 那你會說剩下的4根柱呢 據說中間那4根柱是留給好兄弟爬的
主辦單位也在豎孤棚旁舉辦中元普渡法會
忽然看見一位普渡法會的道士翩然起舞 趕快抓住瞬間 就跟著豎孤棚一起入鏡 很應景的畫面 就連拍了幾張照片



所謂中國人怕鬼 外國人也怕鬼 全世界的人都怕鬼 當然台灣人也會怕鬼 這搶孤活動的由來 其實跟鬼月祭拜有關 這「孤」指的是孤品(供品) 意思也就是「搶奪孤品」 為什麼中元節要搶孤呢?最初中元節其實只有單純的大型鬼月祭祀活動 但因為祭拜完後的大量供品可以免費拿取 每次都會吸引大批居民爭先恐後搶奪 往往在過程中造成意外死傷或者搶劫的憾事 故曾一度停辦 後來才又改以攀爬競賽的方式來爭奪放在孤棧上的供品 便逐漸發展成現今所謂的的中元「搶孤」活動。
如今的搶孤活動就好像是在辦嘉年華會一般 每年都吸引很多遊客來看活動 當地公所也很努力經營 想把搶孤活動變成每年一度的觀光文化盛事
除了搶孤活動之外也有舞台表演活動 近期都會邀請明星來表演 吸引更多觀眾
今年就有邀請了張秀卿和王中平兩位當地的藝人來表演
這裡離晚上活動還有一段時間 就四處拍攝逛逛
這是旁邊的東城門
延著另一側的城牆走 看到豎孤棚與城牆 城牆上方已經有攝影迷在卡位了



會場旁還有攤位區 儼然就是一個小型的夜市 來這裡看活動 可以吃吃喝喝 不怕會餓肚子


各電視台的SNG車也已經陸續進駐
女王就ㄧ直跟隨著我四處旅拍 當然要拍張照作紀念
天色漸暗了趁還沒完全天黑 拍幾張美美的封面圖

Canon EOS 60D EF-S 10-17mm f4.5-5.6 IS STM B快門模式 17mm f18 15s iso100 自動白平衡


晚上6點舞台節目開始了
女主持人好漂亮又有氣質 男主持人很能帶動現場氣氛 大家看得笑呵呵

現場有邀請恆春之子王中平來表演 
還有張秀卿也是本地的藝人 
時間快接近搶孤活動的吉時 大會安排的吉時是20:50 大家的焦點馬上移到豎孤棚這邊
在我旁邊的攝影迷ㄧ字排開 大家都準備好了 屏息以待
串場的主持人先將比賽規則流程說明ㄧ次 今年也邀請宜蘭頭城的對伍來參賽 在規則方面跟往年不太一樣 原本恆春搶孤攀爬工具ㄧ直以來都是使用布條的 但今年第二階段的改用麻繩 而這項新規定也引發部份參賽隊伍的退賽風波 但總之比賽還是要進行啊
比賽的程序是分成兩階段 第一階段先刮除柱上的牛油 時間是20分鐘 第二階段才是真正爬上棚頂搶先奪下順風旗的攻旗手 就是今年的優勝隊伍
大家拭目以待 大約晚上九時 進入倒數階段 鳴炮開始了
炮煙四起 第一階段的刮牛油開始 先把柱上的牛油刮除 刮得越乾淨對第二階段的攻頂越有利
每一隊伍都有5個人 大家都會使用人體疊羅漢的方式盡量爬高 然後用布條由上往下刮除牛油
大會主辦搶孤活動 在安全方面的硬體設施也非常注重 除了下層鋪安全網外 攻頂人員也有安全繩保護 避免參賽隊伍的受傷 讓活動更安全
參賽者當然無法避免的牛油伺候 全身都會沾滿牛油

第一階段時間結束 稍作休息後 準備第二階段的攻頂搶孤比賽 大會主持照例會講解第二階段的規則參賽人員注意事項及安全事項
第二階段的攻頂搶孤開始了 這時已經是晚上大約11點了 參賽隊伍首先會採用人體疊羅漢方式 先將上方要攻頂的隊友拱上最高點 然後攻旗手就靠著麻繩ㄧ步一步往上爬
一開始大家的高度都差不多 勝負還分不大出來
過沒一會5號柱 已經稍微領先了
5號柱還是最高的
怎麼那麼快5號柱已經到最後的登頂動作了
很快的5號柱攻旗手不見了 是掉下去了嗎~ 錯~已經攻頂成功 爬上棚頂完成搶孤動作了 今年的冠軍隊伍是在地的「大光觀音寺」所派出的隊伍獲勝 可以得獎金30萬元
今年大會改變和宜蘭頭城一樣使用麻繩攀爬 原本以為頭城派出的隊伍會比較佔優勢 但還是讓地主的「大光觀音寺」獲勝 僅用5分鐘的時間完成攻頂任務
這是今年獲勝的「大光觀音寺」隊伍 特別給他們特寫鏡頭 恭喜他們 但我比較好奇的是厚厚的牛油 不知道要洗多久才洗得乾淨和去除身上味道呢~
恆春搶孤活動:恆春古城東門
屏東縣恆春鎮東門路恆北路口